热带公路上的光伏革命:3万块BC组件,成功并网!

(转自:全球光伏)

从高空俯瞰,海南昌化江畔的戈枕水电站进场公路宛如一条蜿蜒的“蓝色丝带”,6.5公里的光伏廊道上,近3万块高效BC组件整齐排列,在热带阳光下熠熠生辉。近日,华能东方电厂投资建设的戈枕进场公路风雨连廊光伏示范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标志着海南省单体容量最大、建设里程最长的风雨连廊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投运。

作为海南省首个分布式光伏与水电站耦合发电的项目,该项目利用戈枕水电站主变进行并网,通过“光伏+交通+水电”的创新模式,将普通公路蜕变为清洁能源廊道,实现了水光能源互补和资源的有效整合。项目直流侧装机为18.8MW,年均上网电量为2058.4万kwh,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5万吨,让每一寸公路空间都化身为能量发生器,让每一缕阳光都化作绿色生产力。

项目的核心创新点之一是规模化应用隆基绿能高效BC组件。BC组件转换效率最高可达24.8%,形成对TOPCon产品1.5%的绝对效率代差,组件功率最高达670W,在同等土地面积约束下较TOPCon产品方案多承载6.4%的装机容量。

全程参与该项目设计施工的隆基绿能技术工程师张为亮测算得出:“BC组件的经年衰减、温度系数、抗遮挡、弱光性都优于TOPcon组件,每年可比TOPcon组件多发2%左右的电量,该项目中BC组件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较TOPcon组件高0.2%,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更令人瞩目的是其美学革新——全黑无栅线设计如墨玉镶嵌于公路,彻底告别传统光伏的工业感。“我们不是在安装设备,而是在编织一条会发电的风景线。”施工团队如是形容。

戈枕项目背后,是华能集团2024年国内首个GW级BC组件集采的战略落地,该集采反映了下游客户对BC组件的关注和认同,为后续常态化的BC组件专项集采树立了标杆。据隆基绿能透露,目前该公司HPBC系列组件订单已累计出货30GW,储备订单规模突破40GW大关,市场版图覆盖欧洲、中东、亚太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技术迭代速度远超预期。

4月25日,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2027年交通沿线非化石能源装机超500万千瓦。戈枕项目的投运恰似政策蓝图的第一块拼图,正如华能戈枕项目负责人所言:“当公路从耗能载体变为供能主体,‘车在路上行,电从脚下生’的愿景正在照进现实。”

这条6.5公里的“绿能动脉”,不仅串联起水、光、路三大要素,更铺就了中国光伏实现场景创新的跨越之路。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