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斗云:人生旷远辽阔,岂可为“选700分还是700万”所左右

转自:人民日报评论

正值高考填报志愿的关键时期,一场网络访谈让“选700分还是700万”的讨论走进公众视野。尽管嘉宾的观点还算理性,但从留言参与情况看,这种非此即彼的话题,对公众还是产生了价值误导、助长了不良情绪,值得警惕。

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既没有700万,也没有700分,有的只是在平凡日子里选择自己选择的、坚守自己坚守的。硬把高分和巨款摆上天平两端,把教育和财富对立起来,甚至一本正经替考生计算“知识变现”的成本和收益,诱导将选700万视为“精明之举”,看似是理性辩论,实则是博取眼球、贩卖焦虑。

近几年,每逢高考结束都有一些话题引发讨论。从追踪当年的“白卷英雄”,到辩论“文科有没有用”“该不该学新闻专业”,这些屡见不鲜的话题,不过是长期以来“读书有用无用”的改头换面,是功利主义对教育本真的侵蚀。刻意制造这些话题,实质是渲染就业压力,放大对不确定性未来的担忧,不仅无助于解决任何问题,还会让年轻人更加无所适从。

人生旷远辽阔,岂可为“选700分还是700万”所左右。教育的意义决不能窄化为挣钱。能不能挣到所谓700万,不应当成为衡量教育有用与否、人生价值几何的唯一标尺。教育于国家和社会而言是培养有用的人,于个人而言是改变命运,让人生拥有更多可能。更本质的意义在于,成就一个真正的人,丰富人的内心、拓展人的深度、提升人的境界。这些,又岂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大家都知道没有唾手可得的700万,也没有轻而易举的700分。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选700分还是700万”这样的伪命题能够点燃一些人的情绪。现实中,有的自嘲“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有的对长期奋斗耐心不足、倾向于及时满足。从根本上说,需要我们形成理性的观念认知,为年轻人成长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有人说,人生哪有那么多非黑即白的答案。与其在选择中蹉跎、在焦虑中徘徊,不如一生只挖一口井、瞄准目标做好一件事。若只想躺平,无论是700万,还是700分,最后都会输掉人生这场马拉松。唯有执着奋斗,才能拥有选择权、把握自己的人生。即便苔花如米小,也有自己的盛放。

上一篇:@所有考生,填报志愿需要一味求新吗?新专业新在哪里?解答梳理
下一篇:AI 时代,心理学专业前景怎样?孩子初二一心想学心理学,不知道等到她大学毕业,心理学专业还好找工作么?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