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晚,赛力斯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27亿至32亿元,同比增长66.20%至96.98%;扣非净利润为22.30亿至27.30亿元,同比上升55.13%至89.92%。
然而市场对此反应冷淡。7月11日开盘,赛力斯股价迅速下探,截至收盘,公司股价报131.99元,跌幅达4.66%,总市值降至2156亿元,市值蒸发百亿。这一跌幅出现在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最高增长97%的背景下,形成了鲜明反差。
市场担忧的核心或在于业绩增速的显著放缓。今年一季度,赛力斯实现净利润7.4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40.60%。而整个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速上限为96.98%,这意味着第二季度的同比增速已大幅回落。
开源证券研报指出,经测算公司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6.7%,远低于一季度的增长速度。这一变化引发了投资者对赛力斯高增长持续性的担忧。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认为,尽管中国经济2025年预计增长4.5%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但短期波动难以避免。赛力斯作为行业龙头,首当其冲承受了市场对板块高估值可持续性的质疑。
赛力斯在业绩预告中强调,公司坚持“软件定义汽车”的技术路线和“用户定义汽车”的市场路线,随着二季度新产品上市,销量较一季度大幅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产品结构变化是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25年第二季度,问界品牌销量达10.68万辆,环比大增135.8%。
其中,M8上市34天大定突破8万台,创下鸿蒙智行旗下单车型同期大定纪录9;M9二季度销量环比增长68.6%至3.96万辆。问界M9上半年累计销量达62492辆,同比增长6.28%。
不过,M7车型成为产品线中的短板。受产品力不足影响,M7在二季度销量同环比分别下降66.1%和30.0%。这一分化凸显了公司产品线的不均衡发展。
截至7月11日收盘,赛力斯TTM市盈率约为33.3倍,显著高于理想汽车的26.5倍,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增速下滑和估值压力或成为股价回调的主要诱因。
今年3月,赛力斯刚刚完成81亿元的定增融资,随后很快又宣布启动港股上市计划。面对大额资本开支、研发支出以及接近80%的负债率,赛力斯资金压力也值得市场关注。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结合辅助观点分析撰写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