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特朗普再度挥舞关税大棒,对第23个国家加税。巴西不接受施压,卢拉带头反美,从多个层面对美发起反击。与此同时,第三个冤大头浮现,中方一语成谶。那么,卢拉是如何带头反美的?在这场贸易战中,谁又成为了冤大头?
当地时间7月10日,特朗普宣布,美国将对从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征收高达35%的关税,这已经是他在短短一周内,对第23个国家加税。对此,加拿大工业部长乔利第一时间表示“坚决反对”和“绝不妥协”。虽然看似立场强硬,但却没能拿出任何具体措施进行反击。这显示出加拿大在贸易战中的底牌不足。

这一点,和巴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在当地时间7月9日,特朗普向巴西总统卢拉发出一封“关税信函”,宣布从8月1日开始,美国将对巴西输美产品征收50%的关税。对此,巴西亮明了立场,不会接受美方施压。
在收到特朗普“关税信函”当晚,巴西外交部立即召见了美国驻巴西大使馆临时代办,在核实信函的真实性后,直接将其退回,理由是该信函不仅具有“冒犯性”,还“存在事实错误”。此外,巴西农业和畜牧业部长法瓦罗指责美方关税是“不正当举措”,未来将为巴西产品寻找替代市场,包括中东、南亚等地区。

而卢拉更是直接带头反美,宣布成立专门工作组负责两国之间的关税问题。卢拉表示,巴西将就关税问题和美方展开谈判,但如果谈判破裂,将采取“对等反制措施”。也就是说,巴西也将会对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征收50%的高额关税。如此一来,美巴“脱钩”的可能性将急剧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对加拿大加征的关税,远比4月特朗普刚推出所谓“对等关税”时的税率要高。这表明就算加拿大无论如何对美国示好,都无法阻挡美方的单边霸凌行径。显然,特朗普为了奉行其“美国优先”的政策,已经将加拿大已经当成了冤大头。

更关键的是,在这场贸易战中,还有其他两个冤大头,那就是日本和菲律宾。其中,日本更是第一个被特朗普拿来“开刀”。早在当地时间7月7日,特朗普就发出了首批“关税信函”,日本就在第一批加税名单中。而美国对日本征收的税率,也从4月的24%增加到25%。外界认为,这加征的1%额外关税,是对日本迟迟不愿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象征性羞辱”。尽管日本不断吹嘘“美日同盟”,但显然,日本错估了自身在美国对外政策上的政治地位。
而近年来不断加强和美国勾连,妄图在南海生事的菲律宾,也收到了特朗普发出的第二批“关税信函”。美方对其加征的关税也从4月的17%上升至20%。特朗普还道貌岸然地向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喊话称,希望菲方能够“理解”美方,理由是20%的关税税率,对美菲的贸易逆差来说远低于预期。言下之意就是说,美方已经对菲方“高抬贵手”了,希望菲方知足。
在特朗普先后发出的三批“关税信函”中,日本、菲律宾和加拿大三个小心维系对美关系的国家成为冤大头,引发外界的关注。这恰好应了中国此前所说的那句话:妥协退缩只会让霸凌者得寸进尺。早在4月底,中方就呼吁各国团结一致,共同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并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但并未受到广泛重视。如今,中方一语成谶,表明中国对国际局势的精准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