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檀财经团队
从日内瓦到迪拜,从大都市到沙漠,中国无人车的全球突围路。
Ai时代,和科技进步同等重要的话题,无疑是科技伦理。
作为人类发展到新时代的全新概念,科技伦理很难被定义,也没有具体标准,但需要有一个全人类都能接受的普遍共识。
什么共识?
温度感,人能够感知的温度感。让盲人可以享受到色彩的缤纷,让失聪的人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好,让不具备驾驶能力的人,自由的在人间遨游,体验速度与激情……这就是温度感。

(来源:百度萝卜快跑)
千百年来,科技的进步,解放的不止是生产力,更是生活力。
如今的普通人,生活品质可能都比古代的皇帝好,天热了有空调,想了解世界,拿起手机。即刻享受轻松、愉悦和方便,这是先辈们想都不敢想的理想梦幻。
我们无需崇拜科技幻觉,只要让科技照进人类生活,实现人间美好,这就够了,这就是科技伦理的最高境界,科技向善的人间法则。
未来,也许人类的生活力会进一步提高,我们只需要负责创造性、情绪性工作,把繁复枯燥的机械性行为都将给科技就好了。
科技负责生产,人类负责开心,这是人间最美的画面。

里程碑式提高,让科技更有温度
从冷冰的实验室到充满温度的人间,每一次重大技术的革命性突破,都会带来一场人类生活力的里程碑式提高。
最近的一次科技人文里程碑,诞生于2025年7月9日,人工智能向善全球峰会在瑞士召开。
萝卜快跑从全球3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人工智能向善杰出案例奖。
萝卜快跑成为全球首个获此殊荣的无人驾驶企业。
联合国国际联盟秘书长约翰逊说:这是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人文关怀的里程碑。

在峰会上,萝卜快跑和谷歌Waymo受邀发言,作为全球无人驾驶代表企业,探讨未来出行普惠。Helen Pan表示:“我们也在服务视障人群出行,这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有超过1700万人,通过和他们交流合作,我们让无人驾驶也能够服务他们的日常出行。”
萝卜快跑的无障碍服务方案,让有视觉障碍的用户,具备了独立出行,畅想自由的能力。
通过蓝牙自动解锁、全语音交互等技术,看不到,看不清,也可以掌握人生道路,体验诗和远方。
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身处在几千公里之外的迪拜。
萝卜快跑的1000辆无人车,正在哈利法塔,在沙漠,在清真寺,在古老和现代,在科技与未来中穿梭。
这支全球最大规模的无人驾驶车队,将改写中东出行史。
(来源:百度萝卜快跑)
全球范围的出行网络重构,悄然开始。
2025年7月15日,萝卜快跑与Uber共同宣布:
数千辆无人车将接入Uber全球出行网络,2025年底前率先在亚洲和中东地区布局,未来还将进入全球更多市场。
这一场史上最大规模的无人驾驶汽车合作,背后是中国技术方案首次成建制嵌入全球出行生态结构。

优步CEO达拉·科斯罗萨西说:萝卜快跑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科技公司,我们正在共同定义未来交通。
今年3月,萝卜快跑在中东布下战略支撑点。3月28日,百度连发两则公告:
一、萝卜快跑与迪拜道路与交通管理局RTA签约,2025年底在迪拜部署100辆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驾驶汽车,2028年增至1000辆,融入迪拜25%自动化交通目标
二、与阿布扎比Autogo合作,建成当地最大无人车队,支持阿布扎比智能城市战略
2025世界政府峰会,李彦宏与阿联酋人工智能部长奥马尔・奥拉马对谈,后者说:希望下一届峰会上所有的接驳车都是无人驾驶汽车。

(图片AI生成)
奥马尔・奥拉马的希望,很快会变成现实。
萝卜快跑,正用硬核技术加速无人驾驶人间旅程。
截止目前,萝卜快跑L4级安全测试里程数已经突破1.7亿公里,出险率只有人类驾驶员的十分之一。
香港汽车右舵左行,全球最难适应,萝卜快跑只用了半年,就实现自动驾驶三级跳跃。
2024年11月,萝卜快跑获得中国香港首个自动驾驶先导牌照;2025年4月,测试区域拓展到北大屿山;6月,深入东涌生活圈,安全行驶超过1万5千公里,复杂路口通过率100%。
中国香港运输署报告指出:萝卜快跑在不同道路场景中表现稳定,技术适应性超越预期。

无人驾驶的中国时代
无人驾驶奇点已经到来。
高盛发布报告显示,全球Robotaxi市场预计将迎来爆炸式增长,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0亿至45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超过60%。
2025年一季度,萝卜快跑全球订单超过140万次,同比暴涨75%,累计服务突破1100万次。
萝卜快跑有先天优势。

(图片AI生成)
中国大城市复杂的路况,让这一体系经受了极限考验。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欧洲及中东地区总经理张亮表示:中国城市的极端路况,为海外落地锻造了降维打击的能力。
在武汉这座超千万人口的大城市练兵时,萝卜快跑系统成功处理62%无保护左转、48%加塞场景。
2024年5月15日,在ApolloDay2024上,百度发布了全球首个支持L4级自动驾驶的大模型ApolloADFM,并且搭上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
这个模型将感知、决策、规划等模块整合在一个神经网络中,通过联合训练,实现感知端和决策端无人驾驶。
根据公开数据,第六代无人车的安全水平,已经接近国产大飞机C919。比特斯拉Cybercab早落地两年,成本不到Waymo无人车的七分之一。
在无人驾驶领域,大家一直遵循的方向是:更优秀的技术,更低廉的成本,更高的城市渗透度。
萝卜快跑已经超越了商业范畴的叙事。
技术层面的Apollo ADFM大模型证明,中国方案能兼顾安全与效率。
Uber位于美国,坐拥Waymo和特斯拉两大玩家,他们坚定选择萝卜快跑作为其全球市场的最大合作伙伴,向外界透露一个明显信号:
当前阶段,无人驾驶领域激光雷达路线依然是最可靠和安全的选择,尤其是萝卜快跑大模型+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在复杂场景应对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进一步使得市面上的一些“百度转向纯视觉路线”说法不攻自破。

群雄竞逐规模化
无人驾驶三大巨头浮出水面
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多个传统汽车制造大国,已经为自动驾驶立法,规模化落地障碍被逐一清扫。
早在2017年,德国就修订了《道路交通法》,成为全球第一个从法律层面赋予自动驾驶合法身份的国家。
日本则是通过修订《道路交通法》和《道路运输车辆法》,于2019年允许L3级自动驾驶上路,并在2023年进一步开放特定条件下的L4级自动驾驶公路行驶。
美国地方立法先行,从2011到2017年,加州、内华达州推出超过50部地方法案,允许自动驾驶路测和商业运营。
2024年5月,英国《自动驾驶汽车法案》终获王室批准,取得重大突破。

这部法案建立了包含车辆授权制度、责任划分机制的全套法律框架,明确允许自动驾驶汽车提供载客服务,并设定了2026年全面落地的时间表。
英国政府预计,将释放420亿英镑的产业潜力,到2035年创造3.8万个技术岗位。
自动驾驶是汽车产业变革的核心,各国通过法律创新,抢占技术标准制定权和产业制高点。
萝卜快跑加速国际化的背后,是十多年技术深耕带来的厚积薄发,以及业界领先的安全优势。
作为深耕无人驾驶12年,萝卜快跑高级别自动驾驶专利族数全球第一。

(来源:百度萝卜快跑)
从出售技术起步,到建立系统,萝卜快跑在核心赛道布局:在阿联酋与本地能源汽车共建换电站网络,探索出行、充能一体化模式。
共建型出海与传统的出口本质差别在于,共建可以输出技术标准。
换句话说,中东石油富豪买的不是一辆车,而是未来的城市道路交通操作系统。
更关键的是,在欧美围堵中国科技的背景下,萝卜快跑成为罕见突破封锁的案例。
当自动驾驶向人性靠拢,包含蓝牙自动解锁、语音开关车门、全场景语音交互等功能的无障碍模式,则显示了科技向善的内在基因。
2035年,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东京老人用手机语音呼唤无人车前往公园,迪拜女孩能乘坐女性专属无人车去大学上课,欧洲视觉障碍患者独自在城市里穿行。
这是科技向善的终极愿景图,如同康乾时代的耕织图,寄托了人类的期望。

(图片AI生成)
从科技向善到AI平权,百度一直在努力实践,把真正有用、有温度的科技产品与服务,交付给这个世界上更广泛的群体。
市场考验着科技巨头的同理心,他们可以从AI开发时,就确保它的普惠功能,赋能大众群体。
例如百度搜索百看,让搜索框成为了通往智能世界的入口,不仅支持图文、音视频混合输出内容,还接入智能体、真人服务等能力,让人工智能飞入寻常百姓家,降低技术使用障碍。
在视障人群就业问题上,更是一步步扎实前行,为视障人群修补出一条没有障碍的光明大道,让AI 技术更加温暖人心。
例如,百度智能代码助手文心快码,就联合信息无障碍研究会,推出文心快码无障碍版,将代码转换成流畅的自然语言,让视力障碍人士也能迅速把握代码的精髓,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
李彦宏说:百度不是要推出一个超级应用,而是要不断地帮助更多人、更多企业打造出数百万超级有用的应用。
一个令人振奋的趋势正在形成:
通过这些AI应用,普通人可以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和服务。
AI大模型、自然语言编程、各种文字书写、图片视频生成,正在打破传统计算机技术壁垒,让每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人,都能像搭积木一样轻松实现创意与构想。
这种人人都是创造者的生态,正是技术普惠最生动的体现。我们会迎来创新创意大爆发的时代。
这是科技向善与技术平权的终局,先锋科技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全民共享的红利。
我们相信,人工智能真正的终局不是机器取代人类,而是技术让每个灵魂自由抵达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