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育儿的趣味禁忌

本文转自:东南早报

(视觉中国)

■陈金昌

最近女儿开始换牙,妻子带她去卫生院拔掉了两颗下槽牙,医生将其装在透明密封袋里,说拿回去作纪念。回到家里,妻子还特意网购了一个精致的盒子用来装小朋友的牙齿。

记得小时候换牙,母亲总教导我要站直身姿、双脚对齐,将上槽牙扔到床底、下槽牙扔到屋顶,否则新牙会长歪,这想必也是许多闽南人都有过的经历。如今居住在小区套房里,扔牙的仪式已无法举行。不过,由此想起了闽南人育儿的一些趣味禁忌,它们其实藏着闽南先辈们独特的教育智慧,在孩子们心中播撒敬畏与规矩的种子。

“不能用手指月亮,否则夜里睡觉耳朵会被割掉”,这句每个闽南孩子都听过的警告,让无数孩童对夜空保持着敬畏之心。有一回夏夜,我忍不住指向那轮明月,结果整晚捂着耳朵不敢入睡,生怕一闭眼耳朵就不翼而飞,第二天清晨摸到完好的耳朵时,那份如释重负至今难忘。这种看似荒诞的禁忌,其实是在教导我们学会尊重与敬畏,明白世间万物都有其神圣不可侵犯的一面。

“碗里不能有剩饭,否则以后会和麻脸的人结婚”,这句话对挑食的孩子特别管用,可以“吓唬”小孩把饭吃得干干净净。这种将卫生习惯与外貌焦虑巧妙结合的“恐吓教育”,虽然缺乏科学依据,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们珍惜粮食的美德。

“不能被人用脚迈过头,否则会长不高”,这句话表面看是身体禁忌,深层含义是对人格尊严的守护。“不能看别人洗澡,否则会生目针(麦粒肿)”,这句话是隐私教育的一种朴素表达。还有“筷子不能插在饭上,那是祭拜逝者的方式”“不能用筷子敲碗,否则以后会变成乞丐”“筷子不能拿得高高,否则以后会嫁得远”……许多有趣的禁忌,蕴含着注重仪态、保护隐私、传承孝道等道理。

如今,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这些充满童趣的禁忌正在渐渐消失,可能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不会使用了。这是时代的进步,却也让我们失去了一些诗意的教育方式。

闽南独特的育儿禁忌,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禁忌的真正价值不在其神秘形式,而在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传统禁忌的精神内核,比如培养敬畏心、教导礼仪规范、养成良好习惯等,依然值得传承。闽南育儿禁忌就像祖传的调味料,虽然它不够科学,但它确实能让教育这道“菜肴”更有味道。在这个讲究科学育儿的时代,我们不必全盘照搬那些古老的禁忌,但可以借鉴其中蕴含的教育智慧,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把抽象的道理变成具象的规矩;用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在儿童心中播撒敬畏与礼仪的种子。

发布于:北京

上一篇:如果你家有宝宝了,别让老人最爱做的这8件事,毁了宝宝的颜值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